香港科技发展处在什么水平? -j9旗舰厅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从香港科学园这样的科技创新合作区里走出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
在香港新界大埔区白石角,毗邻白石角海滨长廊的地方,坐落着一座约有0万平方公尺的园区。在园区内大大小小的楼宇里,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000多家企业正在这里孵化成长。这就是被称作香港走向创新科技中心里程碑的香港科学园。
在距离这里大约30公里的深圳福田区市花路32号工地,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正在抓紧施工,计划在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未来这里将设立“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大湾区创科快线”、“国际孵化器”的科研平台。更多来自香港的科研项目及创新企业将陆续入驻。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从香港科学园这样的科技创新合作区里走出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从“大疆无人机”到“云洲无人船”,从以商汤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到研发制药、诊断器械等的生物医药公司,“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这一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被广泛复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接近8000万,生产总值达17000亿美元,是我国开放程度zui高、经济活力zui强的区域之一。”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黄锦辉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早前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必须把握好这个黄金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贡献国家所需,同时让自己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0到1到n,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2021年12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商汤科技,是香港科学园孵化出的diyi个上市科技企业,也是“香港 内地”协同创新的一个范本。
2014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走出的商汤科技在香港科学园落地生根。在这里,原本的科研成果已初见雏形,并很快在内地多元的业态、丰富的场景中落地生根。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商汤科技的成长中,香港和内地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汤科技能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香港良好创科环境的培养。而内地良性灵活的政策引导、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大量的人才供给,则提供了商汤科技快速稳健发展的机会。”尚海龙介绍,商汤科技每年也从香港地区或香港高校招聘了不同领域的人才,并研发出丰厚的科技成果。而内地在科研成果商品化、商业化方面的优势为商汤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让科研成果在落地的同时可以迅速感知市场需求而进行调整迭代。此外,内地对ai技术相关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也为商汤科技发展提供了jue佳的机遇。
2021年10月16日,由香港少年警讯主办的“stem-up香港创新科技大赛”在香港举行。
“zui新出台的qs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有7所大学上榜, 其中有5所大学跻身世界前100位。此外,香港还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数不胜数的科学家,可以说在从0到1的基础创造性过程中,香港的科研优势是很明显的。但是如需要补足1到n的商品化、商业化能力,利用规模性市场与创新链的配套,这就需要内地城市来协助完成。”黄锦辉坦言道,香港虽有前端产出科研成果的实力,但缺乏中间技术研发转化的平台,以及后端支撑产业持续成长的应用市场。科技创新链条不完善,优质科技资源潜力一直难以释放。
黄锦辉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有序推进,未来有望形成“香港研究、湾区开发、国家市场、国际融资”的形式,而香港特别是香港高校可在“香港研究”与“国际融资”上发挥所长。
他表示,创科产业生态链的上游着重基础研究,研发创新技术。在大湾区“9 2 ”城市群中,香港可利用其大学的优势吸引国际科研技术人才,启动更多与大湾区建设需求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通过科创园区合作的形式,将研究成果在深圳进行应用场景测试,完成产品转换。然后在大湾区内进行市场推广,不断评估产品的商业价值,再决定下一步的市场战略,选择扩大国内市场或冲向国际。
“不仅仅是香港的科创企业,如果内地的科创企业打算进行国际融资,助力产品国际化,都可以再回到香港,充分发挥香港在国际法律及金融中心优势,从而完成一个出海的目标。”黄锦辉认为,香港和深圳的科技创新协作,必然可以协助国家推动“双循环”,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任务大有作为。
位于沙田的香港科学园是香港建立世界级创科中心的核心载体。
特区政府投资1500亿港元促进科创发展,初创公司8年增3倍
尽管科研实力雄厚,但在过去几十年,香港在科技产业发展上的脚步却一直有些迟缓。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整体表现位居全球第三,“创新能力”在全部12个指标中得分zui低,排名全球26位。
长期以来,香港经济长期依赖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持及专业服务四大主要行业,私营机构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黄锦辉告诉记者,香港曾经数次有过发展科技产业的契机和讨论,但zui终都不了了之。
“香港坊间有这样一句话high tech揩嘢,low tech捞嘢,意思是搞高科技就会失败,搞科技含量低的就能赚到钱。比方说你和对方谈给我的科技项目投1000万,两三年后可以赚一倍,他就告诉你,如果那1000万我放在股市里,两三天我就回本了,我干吗要花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冒这个风险。”黄锦辉对记者笑着说道。
改变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成立,目标在于壮大香港创科人才库,推广本地科创产品和服务;12月,作为技术交流平台的香港科学院(下称港科院)成立;特区政府也于2015年设立了总额高达3亿港元的“青年发展基金”,以助青年创业。
业内认为,迫使香港做出改变的原因,与香港旅游业出现下滑,本土制造业规模不断缩小息息相关。此外,内地互联网大潮的兴起也让香港看到了自己在创新和科技发展上的不足。
近年来,特区政府在推动香港创科发展的投入也逐渐加大。相关数据显示,林郑月娥在任期间,特区政府累计投放超过1500亿港元。香港的本地研发总开支由2016年约197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约265亿港元,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由过去10多年一直徘徊在0.74%左右,增加至2020的0.99%。
特区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中央财政经费也开始过境港澳,为当地科研项目提供支持。目前,国家重点研发已经对港澳开放,港澳高校科研人员可以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项目。根据特区政府公布的相关数据,20192020年,内地已经批出超过4.4亿元给香港的大学及科研机构。
在特区政府的带动和中央的支持下,香港科创产业进入了“快车道”。相关数据显示,香港初创企业数量由2014年的约1000家,大幅升至2021年的约4000家;创科界就业人数也由2014年约3.5万人增加至2019年约4.5万人。过去3年,科技园及数码港两个园区的初创企业共计筹募超过455亿港元,每投资1港元便吸引外界投资13港元。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5g产业发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国移动香港、中国移动广东、澳门电讯和广东省通信行业协会共同倡导成立“大湾区5g产业联盟”。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创新科技发展,人才是基础。黄锦辉认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眼下亟待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
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此前发布的《2027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显示,香港创科产业的人力需求在未来数年内将按年增长4.3%,增速居各行业之首,相比之下,金融、贸易、专业服务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期人力需求增速仅为1%左右。预计到2027年,香港创科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将达到5.76万人,人才缺口亟须补齐。
“香港高校的科研实力是很强的,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研发人才以及科学家。但是这类人才更擅长于技术研究,而接下来的技术开发、技术转移需要的是不同类型的人才。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更多的本科生可以留在这个行业,让更多的青少年对科技感兴趣,创造更多的科技岗位,营造社会的整体科技氛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解决香港科研人才不足的问题,特区政府制定了“优才计划”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大力支持本地大学吸引国际知名的创科学者和团队来港参与教研活动;还提出了为期5年的“科技专才培育计划”,包括“博士专才库企划”和“再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前者为符合资格的创科机构聘用的zui多两名博士后专才提供每人每月32000港元津贴,zui长24个月;后者则以配对形式资助香港本地企业人员接受高端科技培训。
为吸引世界各地优秀学生,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还于20182019新学年起将“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津贴大幅增至每月25100港元。同时,专供博士生离港参加学术会议和研究的交通津贴也增至12600港元,二者增幅均超过25%。
产业招商/厂房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j9旗舰厅的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九游会下载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